首页 / 师资队伍 / 教师信息 / 地下建筑工程系教授 / 正文

林本海

发布日期:2023-10-21   浏览量:

职称: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学位:博士

研究领域:岩土工程,地基与基础工程,

基坑与边坡工程,隧道与地下工程

办公地点:工程实验楼南楼322

人才称号: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

广州市杰出专家

电子邮箱:linbenhai@163.com



个人简介

林本海,博士,男,汉族,1964 年 9 月生,江苏南京人;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,2007年为广州市优秀专家,2011年为广州市杰出专家,广州市政府应急抢险专家。广州大学地下工程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,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,注册土木(岩土)工程师。广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。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,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建筑业协会深基础施工分会理事,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基坑工程专委会理事,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等。

教育背景

1983年9月-1987年7月,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本科学习;1987年9月-1990年7月,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;1994年3月-1997年6月,在西安理工大学攻读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。

职业经历

1990年7月至1994年3月,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从事土质学与土力学的研究工作,任助理研究员;1997年6月至2004年7月,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工程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检测、咨询、管理和研究工作,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院副总工程师和所总工程师;2004年8月-2008年6月,于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,任副主任和总工程师。2008年6月至今,于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,教授,并担任广州大学地下工程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,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。

教授课程

《基础工程》、《基坑工程》、《地下建筑结构》、《基础工程课程设计》、《地下结构工程课程设计》、《岩土工程专题》、毕业设计等课程。指导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十名,毕业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单位技术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。

科研服务

1、海珠区新市头村旧改项目地铁上盖超高层建筑地基、基础于结构的减振技术和措施研究;

2、大孔轻质材料隔振屏障隔振效果的试验研究;

研究成果

1、获奖及荣誉

2000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金奖;2001年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;2002年获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;2003年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项;2004年获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1项;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;2006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;2007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、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等奖和2等奖各一项;2010年获广州大学优秀教学二等奖,2011年获广州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;2018年获广州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等奖一项;2019年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等奖二项。

主要从事地基、基础和岩土工程的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咨询、研究和教学工作。已完成地基基础和岩土工程的勘察、设计、施工项目800余项;完成岩土工程的咨询和工程抢险项目近500项,参加评审的项目5000多项;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,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,成果丰富。目前主持着的工程设计、技术咨询和科研课题数十项。

2、近5年论著目录

《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岩土工程技术指南》,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,2018年;

广东省标准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(DBJ15-31-2016)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16年;

广东省标准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》(DBJ15-30-2019)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19年;

《岩土工程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8年;

3、主要教学成果

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,立足教材,又不局限于教材,带领学生到工程现场进行参观实习,进行现场教学,使得学习的过程更加的直观形象,教学效果更加明显,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。在每学期末的教师评价中,学生对教学效果的网上评分都在高分级。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肯定。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,结合研究生教学的特点,深化理论知识的教学,同时加大实践出真知的力度,直接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。组织学生参加岩土工程等内容的学术会议,参加各种专业的方案评审会议等,开阔学生的视野,了解最新的工程技术和科研动态,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,教学效果良好。

上一条:吴杨

下一条:崔杰